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华东地区,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被称为中国戏曲之乡,安徽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品种较多,名家迭出。安徽古代代表文学是徽文化、新安理学、道教文化、理学、桐城派、建安文学,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安徽历史上有新安画派、龙城画派,版画流派有芜湖铁画、徽派版画等。安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民间习俗千奇百怪,接着指迷居士算命网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安徽民间占卜迷信习俗,一起来了解。
一、安徽民间占卜蚕桑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安徽元宵习俗
壹
地点:安徽省
汤圆可谓是家家户户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了。无论你在哪里,相信大家都会在元宵节吃上汤圆的吧。它意味着着新的一年圆圆满满、阖家幸福。现在不仅有经典的白皮芝麻汤圆,还出现了其他口味的彩色汤圆,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贰
地点:合肥、蚌埠
每逢正月十五,合肥、蚌埠街头灯笼高悬,人头攒动。合肥市民还会把灯笼扎成动物的形状,让里面的画面动起来,俗称“走马灯”;蚌埠居民家的孩子也会在晚上挑灯笼玩耍,灯笼上往往有“麒麟送子”、“鲤鱼跳龙门”等式样。
叁
地点:滁州
关于闹元宵,滁州凤阳有三大习俗,分别是荡秋千、撂火把、挑灯笼。
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同时能够彰显小孩子的勇气;撂火把是一种青少年集体活动,用火把祭月祈福;挑灯笼则是意味着招财进宝,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滁州人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示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肆
地点:阜阳、芜湖
宋代欧阳修在颍州任太守时曾写下“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芜湖也有民谚说:“平时卖竹器,正月花灯出。”在两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便是传统的灯会,表达了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
伍
地点:池州、安庆、黄山
在池州、安庆和黄山这些靠南方的城市,在元宵节这天会有舞龙和舞狮子等表演,一般是民间组织自发组成团队,其他人家会用放鞭炮的形式“接龙”,表演结束后,村民会给一点打赏钱。
陆
地点:宣城
“秋千抬阁”是宣城绩溪县独有的民俗表演,一直延续至今,正月十五那天会吸引大批的村民和游客驻足欣赏这别具一格的民俗表演。
柒
地点:淮南、亳州
淮南旧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在亳州人心里元宵节也是很重要的。一到这天,扭花鼓灯、高跷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仅把气氛推向高潮,而且也让十里八乡的老少们领略到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
捌
地点:六安
在六安,人们不仅会放鞭炮庆祝节日,还有“送灯”的习俗,送的是面灯,面灯是指用玉米面、荞麦面等做的灯。有些地方用白面做的叫“银灯”,用玉米面做的叫“金灯”,用养麦面做的叫“铁灯”。面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点,所谓的"点灯"就是这么来的。
玖
地点:马鞍山
猜灯谜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猜灯谜,即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响应的人众多。灯谜增添了节日气氛,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拾
地点:宿州
元宵节做“面灯”是宿州地区世代相袭的风俗。每到元宵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用豆面掺上小麦面,捏成不同生肖的面灯,然后放到锅里蒸熟。正月十五晚上,在面灯里加上香油和线捻,点着后,拿着灯把全家人身体上下前后都照过一遍,再端到床下屋里院内各处照一下,驱走黑暗,以此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富足平安。
拾壹
地点:铜陵
正月十五这天,铜陵人会举办丰富的送年活动。第一个就是舞龙灯,在舞龙灯活动结束后,居民会带着孩子们到江边放水灯,江面上漂浮着各式各样的“水龙”,如同星光点点,很漂亮。
拾贰
地点:淮北
正月十五这天,淮北人用豆面做成豆杂面灯,或作摆饰品或蒸蒸吃,代表福气。人们还会吃布袋馍,象征新的一年收获满满。
二、安徽民间迷信习俗
1、求雨
淮北亳州市一带,久旱不雨,禾草干枯,农村组织十二寡妇扫坑。她们手拿条帚、扫帚、粪筐等,到坑里焚香叩头后,立即打扫干坑,口中念:“扫的扫,拥的拥,半夜子时下满坑”。如果天及时下雨,即焚香还愿。
〔开锁子〕
淮北一带,认干亲的习俗有:甲家养的儿子,为了安全长大,取得乙家同意,认为干儿。在孩子生日那天,乙家送孩子一副碗筷,一副银锁,一套衣服和一双小鞋。甲家则回赠干爸一双鞋,干妈一条裤料。拜认时,干妈的裤料做成裤子不缝裤裆,让小孩从裤裆里坠落,意思是她生的。这算是拜认的仪式。以后每年年三十干妈给干儿送一盘饺子,生日另送一副用线编成的锁子,意思是把小孩锁住。到十二岁闯过“童子关”给小孩做生时,甲家准备酒席,由干爸、干妈把小孩锁子挂在项下,一一把它散开,俗称“开锁子”。
2、起干僧名、杀偷生鬼
〔请僧起干僧名儿〕
淮北一带,父母的小孩生病难以长大,名义上把他舍到庙里当和尚,请住持给他起干僧名儿。到十二岁,备礼品前往庙里扫寺,摆上供礼,穿上僧衣,戴上僧帽,由僧人递给一把条帚,在大殿里随便扫两下。僧人出来故意责备说:“你不会念经,不会扫地,要你干什么?”夺去条帚在小孩身上轻轻一击,小孩便脱去僧衣僧帽,向庙门口跑去。庙门前事先放一条板凳,僧人故意在后面追赶,只要小孩跑过板凳,就算是还了俗。这个孩子也可望长大成人。
〔杀偷生鬼〕
在淮北,还存在过这样一种异常残酷的迷信民俗:有的人家先后生过几个孩子,均不到十二岁即死,部分群众就认为这是“偷生鬼”做怪。以后生下孩子再生病,不等断气,即把孩子抱到十字路口用铡刀砍死,认为偷生鬼再也不敢到他家投胎,今后再生的孩子就会长大成人了。在缺医少药,不重视妇婴保健的旧社会里,婴儿生的多,成活率小,不少父母不了解造成这个问题的社会原因,而盲目地归咎于神鬼的作祟,以致造成这种迷信的习俗:在病儿临危时,不去千方百计地在医疗方面加以抢救,而极其残酷地用刀砍死!
3、打桩、抬“老爷”
〔打桩〕
和县等江边一带,在春节后半月内,全县城乡庙宇菩萨(如杨家大郎、二郎、三郎和楚霸王、关帝等)被抬出在县境内四处“巡视”,谓之“打桩”。具体地说:就是由四个人抬一个菩萨到江河岸边,由一名道士杀公鸡取血祭菩萨,并舞剑高呼:“看水桩龙驾升前,龙驾后靠”!四个人相应地将菩萨抬着前走或后靠。如果菩萨不动,道士再说:“春水桩,龙驾前升;龙驾后靠”。直等菩萨动了(即四个抬菩萨的向前或向后移动几步),道士就在其处打桩。春水桩打过,依次打夏水桩、秋水桩、冬水桩。所谓打桩,往往是由道士口说和做手势,由抬工心领神会,自发地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钉下木桩。打桩是标志一年四季的水位,兼有祈祷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之意。打桩到了最后阶段,所有抬工齐聚一个广场,各用抬杠犁地,犁得最深的由当地为首的群众将给红布糖糕等物。有时为了竞争第一第二,发生打架。这是沿江一带的特殊迷信民俗,当地群众为了预防水患,因而向菩萨求援吧。
〔抬“老爷”〕
与“打桩”相似,皖西、皖中一带农村,遇到家人患了疑难怪症,往往雇人到附近寺庙抬“老爷”瞧病。所谓“老爷”指的是菩萨,即将“老爷”请到家里供祭一晚,由道士或和尚念经,然后由雇的四个人抬着“老爷”坐的木轿子到屋外东跑西走,跑了一两个小时,由领头的人(所谓“起驾”)找到一堆碎土或一根烂树桩以及其它什么杂物,四个抬工便徘徊不前,最后由“起驾”者用抬杠将碎土或烂树桩之类移动一下,认为危害病人的鬼魅已被驱走,疾病可以痊愈。
三、安徽的清明习俗
1、清明庙会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的由来,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人介子推的节日,五河清明庙会则是以祭祀城隍、民间扫墓、祭祖、歌舞、民俗活动、商贸活动为主要内容。体现了人们向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生活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传承和发展了淮河文化,推动了当地民歌及各种淮河地域特色文化活动的繁荣,拓展了淮河流域佛教、道教文化及其它民间技艺的生存空间,带动了当地商业经济的发展。
五河清明庙会是淮河流域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和充分展现民族精神的庙会。
2、酿酒、悬柳、祭祀
徽州府于清明淘新泉酿酒。贵池县清明节,妇女制米茧以祭蚕姑,祈祷蚕桑有好收成。泾县称清明为「插柳节」。寿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悬纸钱于墓树,称为「赆野鬼」。
清明节,时在4月4、5或6日。在清明节这天,合肥家家户户习惯在门头上方悬柳枝、往坟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乡踏青游春。清明节悬插柳枝的习俗由来很久,传说以此可避邪御灾,故有的妇女还习惯在这天将柳叶插于头上。民谚曰:“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此俗语虽属无稽之谈,但其却印证了插柳俗是旨在避邪御灾。在清明节踏青游春,多主要是为祭扫祖坟的,俗称为上坟。
上坟活动在清明节前三天后三天均可,但必须在午后。上坟祭祀前,先给坟冢培土、加固、挑高,并在坟头上加盖碗状土块,共两块,小的一头相对置,放于坟头上,谓之“坟帽子”。其间压一红纸条,谓之“阴联”。然后在坟冢前摆放祭品,通常为酒食及死者生前爱吃的菜肴、果品等。比较考究和富有的家庭,还以猪、羊、整鸡、整鱼等物作祭品,但多数以纸扎品代之。老泗州网
真正的鸡、鱼、肉、蛋等食品,常在祭祀后取回,用以犒赏平日看坟的人和与先祖生前有交好的族人。祭祀开始时,焚烧“纸钱”、纸扎祭物,鸣放鞭炮,祭者按辈份先后向亡灵磕拜。动情者,常失声恸哭,悲情难止。南宋诗人高翥《清明日对酒》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描写的就是人们在清明扫墓时的悲凉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