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算命哪里准 >

平凉民间耍巫术、占卜预兆习俗

广告管理-720PX*80PX
平凉属于甘肃东部,和庆阳地区一并称为“陇东”地区。说“陇东”,即指平凉市和庆阳市两地区所辖的15个县区。跟其他地方一样,平凉人对过年相当讲究。由于年是一种怪兽的说法推测,过年的习俗相当古老了。随着岁月的变迁,过年的习俗内容不断丰富,渐渐融入了亲情、团圆、祭祀、纪念等内容。  
平凉年事,大致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直至来年的正月二十三日结束,大约有45天时间。  
这45天时间里可以有这样几个时间段:  
腊月二十三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就是在腊月二十三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蒸花馍,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写春联  
写春联,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  
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扫尘  
扫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八到腊月二十三日这15天时间为“赶年”时间;腊月二十四日到除夕(腊月三十日)是“忙年”的时间;除夕至正月初三是“吃年”的时间;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日为“耍年”的时间;正月二十三是“看一年”的时间。  
这45天时间里就有腊八节、腊月二十三小年节、除夕节、人日节、上九节、元宵节、燎疳节、填仓节等好几个小节日。每个节日过法有一定的形式,吃法有讲究,耍法不一样。这就形成了平凉年事的独特地域习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捣腊八蒜泥抹门神嘴的习俗,封闭门神嘴,不要叫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胡言乱语,讲说人间不好的事情。以前庄浪、静宁农村,腊八饭多以小米为之,或者用莜豆面馓馓饭代之。华亭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的“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寓意能消灭危害庄家的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的麻雀)。  
实际上,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恩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过了腊八节,人人开始“赶年”。赶,即到集市上赶着买或卖年货。家里粮食、农副产品、牛羊猪鸡鹅鸭等都可以拿到市上或者赶到集市上去出售,这叫变“年钱”。手里有了钱,就开始置办年货,比如扯布缝新衣服、油盐酱醋、门神、对联、年画、烟花炮竹、扎糊花灯等等。年货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包括置办新灶具、新家具、缝制新服饰、新装饰房子等等,一切都要面目一新。  
“忙年”,忙年的时间是从“腊月二十三灶王节”开始。人人忙,忙的不亦乐乎。忙年忙什么呢?男人忙杀猪宰羊、忙打扫房屋、女人忙做针线活、忙过年的吃喝菜肴准备。孩子忙花炮、忙玩具。  
腊月二十三或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希望二十三这天送灶王爷的时候多吃些甜食,他会到了玉皇大帝那里可以多说好话,祈求来年的甜美生活。过去,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祭祀灶神。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的习俗。  
这一天晚上,吃过饭,洗涮了碗筷,家庭主妇开始醮马(烧香点表)送灶王爷回天宫向玉皇大帝禀告主家在一年中的善恶事情。家家户户送灶王爷上天以后,就开始忙年了。  
华亭、庄浪、静宁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缠粘”,即“缠年”之谐音。也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据说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的状了。送灶的时候,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  
大年三十开始,家家户户“泥年”“贴年”“糊年”。如泥老鼠窟窿、泥墙体脱落的泥皮;贴春联、贴春叶、糊花窗子、贴窗花、贴年画、挂灯笼等等,大张旗鼓地热闹起来,家户户准备过个好年。  
贴门神是最有趣的事儿。按平凉人说:“野鬼对门神惧怕三分。有了门神全家也会安康。”于是平凉人家我选取门神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他们的选择很有哈数:“大门上一般是‘武’牌的,就象秦琼、敬德。他们自知秦琼、敬德守门厉害。”主房一般是“天官赐福”“招财进宝”等寄富着来年大吉大利。财源丰富等内容。  
贴门神历史源渊流长,据关陇年俗探源:古时天他无处安身的野鬼到处猖獗。弄得关陇民不聊生,鸡太不宁。天帝派二人下界征讨时,这二人容貌可怕,令人毛骨悚然。于是,他们成了门神的雏形。其实门神源于唐。李世民是成纪人(今静宁西南人)。贞观年间,得了一场大病,卧榻寝宫。夜里老做恶梦。梦中有恶鬼来抓他。弄得他坐卧不宁,三宫六院,日夜守护仍不见效,后来秦琼、敬德二臣把守宫门,他才安然无恙了。后来平凉人首先把他俩的画像贴在门上,不让野鬼进入,保护了人们的安全。  
除夕至正月初三是“吃年”的时间。亲人在一起吃喝、朋友在一起吃喝、庄家在一起吃喝、同事在一起吃喝、同学在一起吃喝,人人见面就是吃喝、从早吃到晚上。过年期间,家家天天摆酒席,喝黄酒,各种风味小吃一应俱全。  
三十晚守岁,啃猪骨头的习俗,吃骨头也叫“咬鬼”。这天晚上,民间敬过神,拜过祖先,散压岁钱,燃毕烟火,放一阵鞭炮。热闹一阵子后,把年前杀的猪挑拣一些带骨头的肉下锅煮熟,盛在盘子里,端上炕桌,一家人围上一圈,手抓骨头蘸蒜泥,吃的津津有味。吃着骨头守岁。  
祭祀年三十要到村里祖庙祭祀,还要上已故亲人坟上烧纸。  
辟邪年三十晚上要在门口挂红灯笼,还要在门前煨火,一般是用葱蒜皮,说是这种气味能驱邪。初五(有些村子是在三十)逐瘟,敲锣打鼓成群结队挨家挨户逐瘟,消灾,解难,祈求一年平安。初一早上要放炮出新,也是祈求一年平安。初七吃挂魂面,叫魂。十五前后耍社火。二十三了燎疳。  
华亭年三十的习俗是,早饭还要吃搅团,这才是真正的团圆日。这天,人们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还要迎新灶神,上坟给祖先或故去的亲人烧纸祭拜。晚上,全家人欢聚而坐,吃菜喝酒吃年夜饭,讲家史话家常祝福新年。过去,有条件的庄户人家一定要磨制麦芽糖做油糖果作为走亲戚礼品。大姓户族人家,还要相互走动体现亲情,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孩子们还要守岁。年夜饭多为暧锅、饺子、热荤菜等,象征红红火火,吉庆有余。  
正月初一出新。新年第一天,人们要起个大早,穿上新衣服,吃过早饭后,城里人大多去赶庙会看热闹。乡里人则赶着自家被打扮一新、喂得最好的家畜(在家畜的头上绑上红绸子或红纸做成的花),聚集到指定的地方朝喜鹊飞翔的方向撒欢奔跑,敲锣打鼓放鞭炮迎喜神庆新年,回家时,每人还要扯一大把蒿柴带回家,希望新年能发财。  
出新后,家族内大团拜。  
初三一早送走先人后,开始走起亲戚。有些地方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般先是走舅家、岳父家或者至好家。  
初五日,扫“五穷”。“五穷”即唐韩愈作《送穷文》里,谓谓的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宋陆游《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金边元勋《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明卓人月《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砻,薄命刘蕡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李广数难封。”清张令仪《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复难送。”  
人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七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七日为人日。”《北史·魏收传》引熏勋答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人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七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七日为人日。”《北史·魏收传》引熏勋答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燕京岁时记》说:“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按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清明,则所生之物育,阴则灾。”《太平御览》卷三○引《诗薮》注说:“一说,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  
为什么“一为鸡,二为犬”?就要追溯到神话时代的伏羲、女娲了。相传两兄妹开天辟地造万物,第一天造鸡思晨,第二天造犬看门,第三第四天造猪羊供食,第五第六天造牛马拉车,第七天造人使主宰  
六畜。人诞生于“初”七,所以成为人的“生日”。  
年节的源头也在平凉。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皇上在人日这天往往赐给群臣金彩人胜。《荆楚岁时记》:“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村里的一些人就忙着请天神下凡来问年成的,问问当年水势情况,也有问种什么庄稼收成好的,可以给人一个参考,当然也没有人真拿那些话当真,真算不准也没人怪她们。因为她们会说很多好听的话,投个彩头,也是人们的愿景。晚上她们还会做法事,有些人梦见自己已故亲人,就去烧香,顺便问一问他们的亲人在阴间过的好不好,有没有钱花,有没有衣服穿,等等,就算是安慰活着的人。  
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日为“耍年”的时间。主要娱乐活动有:耍社火,演皮影、唱大戏、荡秋千、放礼花等。社火有顶狮子、赶毛驴、踩高跷、摇旱船、装高台彩车、耍地摊、挑灯笼、灯火社火等。  
作为民间精打细算又勤劳的我国劳动人民来说,过了“上九日”,就要下地干活了,如修沟渠、补堰塘等农闲小事。所以,这天人们开始下地干活,称为“做发事”。在农村,也有在“上九日”这天做一些祭祀活动的。上九是各地庙会的日子,也是开市的日子,在这天有社火的村庄,开始出庄串演社火。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是平凉人过年最热闹的一天。白天,人们吃蒸豆包、灯盏馍,喝汤圆;有爱热闹的庄户表演舞狮子、舞龙、划旱船、扭秧歌等社火;晚上,天上皓月高悬,人间彩灯四射,大人小孩纷纷出门赏月,挑着灯笼游玩,竞猜灯谜,燃放焰火,欢度元宵。在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中,人们憧憬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正月二十三是“看年”的时间。  
正月二十三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门前堆上一堆柴火,在柴火前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后,开始点燃,大人孩子从大火上跳过,这叫“燎疳”。燎疳即烧燎疳病,疳是一种疾病。大火后,人们把火星扬上天,从半空中的火花,看一年粮食的收成。这叫“看年”或者“看收成”。  
平凉有些地方还要“跳疳人”。村人用黄白两种纸张剪成许多纸人,然后悬于门后,到了二十三的早晨,得给这些纸人“开光点眼”(用香头烫开纸人的眼睛和嘴巴),然后将“人”放在米面缸内或水缸边,让其吃饱喝足,晚上便将这些纸人放入火堆开始“跳疳人”。  
这一风俗缘于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地球上的庄稼没有枝和叶,只有穗,天帝派一位天神来人间视察。天神见人间粮食被严重浪费和糟蹋,便将许多粮食的穗子捋得只剩下了一点儿,捋到荞麦和糜子(一种农作物;在西北干旱地区分布极广)时,天神的手破了,将糜子和荞麦的秸秆染红了,再也捋不动了。天神发誓一定要将此事报告天帝,但看着前面求情的人们又觉得于心不忍。于是,天神便给人们出了一个主意:正月二十三这天,天帝在天上察看人间时,人们一定要跳纸人儿,这样天帝就会以为那么多浪费五谷的人都在火堆里被火烧死了!因此,正月二十三这天的平凉乡村,火光冲天,人们在火堆上跳来跳去,仿佛真是在烈火中挣扎。这个极富教育意义的传说分明是在告诫人们,粮食是不可以浪费的,即使是在年关。  
另外,“跳疳人”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一年中的晦气会被熊熊火焰燎干净。因此,西北人也将“跳疳人”叫“燎疳”,认为一燎百了就会干干净净、百病不生。随着这一天的结束,乡村人的年算是真正过完了,就等着二月二龙抬头时下地干活了。  
华亭在这天早饭还要吃搅团。白天,男人们出门去割干蒿草作燃柴,以备晚上燎疳用;女人们在家里给孩子们用彩纸做“疳娃娃”,男孩要给做一位小姐,女孩则做一个相公,寓意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有一个美满的婚姻。晚上,家家门口放着一堆堆柴火,上面插着将要被烧掉的疳娃娃,柴火点燃后,还要放鞭炮,所有的人都要从柴火堆上跳过去,表示祛病消灾、驱除厄运。最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将灰烬扬起,根据火花的大小形状,来预言新年是啥庄稼丰收。  
陇东习俗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二十五为“大填仓”。清代,平凉各大粮商米贩均祭祀仓神,鞭炮很盛。一般人家虽不祭神,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活储备。  
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按照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填仓,是为了纪念一位好心的无名氏仓官。  
每年农历节气时,村民都会有一系列的方法、仪式来庆祝。每逢佳节,民间百姓都会放下工作,同时由於祈福於神的迷信心理根治民心,各项节日往往与迎神祭奠相互结合。这些神功活动不仅可以调剂润滑单调的农事生涯,更怀有祈求平安的酬神目的。这种迎喜神的活动,目的是通过盛大的祭祀,希望喜神能保一方平安,庄稼丰收。他们相信酬神的神功活动可以感化神灵,寄托村民们对神灵保佑全村风调雨顺、财运滚来的感激之情,并企盼来年收成更好,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心愿。迎神活动作为麻武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够沿袭到今天,都依赖于偏远地区村民的信仰和保守的思维态度。它表达了善良勤劳的麻武村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事业发达、财源不断,子孙福来,社会进步、天下太平的崇高理想。  
泾川回山王母宫被海内外华人信众尊为“天下王母第一宫”,每年都有许多来自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侨胞及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泾河岸边朝拜“华夏母亲”西王母。中国民俗学会专家评价说:在全国所有西王母庙会中,泾川西王母庙会是最早最大的。  
西王母信俗是泾川民间长期流行的一种民俗文化。据悉,回山西王母庙会始于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千百年来传承有序、从未间断,是全国西王母庙会中规模最大、民俗遗存最丰富、参与信众最广的庙会,堪称“西王母信俗的活化石”。这种在漫长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信俗以西王母文化为载体,以酬神娱人为主要特征,包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工艺、技能等诸多文化内容,显示出鲜明的西北地方文化特色。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西王母庙会,前来拜谒者人山人海。截至2019年,泾川回山已举办1051届西王母庙会。庙会期间,丰富的民俗节目让游客目不暇接,蟠桃诗会、秦腔演出、灯谜竞猜、民俗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各类活动,给游客奉上了一场民俗文化盛宴。  
2008年,泾川县的西王母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天下王母第一宫”为何在泾川?  
自古以来,民间祭祀王母娘娘的民俗活动各地都有,为何独有泾川王母宫被誉为“天下王母第一宫”呢?这就要从泾川所在区城及其地理环境说起。泾川,古名泾州,位于甘肃东部、秦陇交界处,是古丝绸之路要冲,素来有“西出长安第一城”的美名。县境内文物繁盛,历史沉淀物比比皆是,国保级的王母宫石窟、南石窟被誉为“陇上明珠”。  
王母宫位于泾川县城以西一华里处的回山之上,又称王母宫山、回中山。相传,古代两位信仰道教的帝王周穆王和汉武帝,都曾到过这里游历。道教的最高女神西王母,还曾经在这里设宴招待他们。民间传说,王母宫是西王母的降生地、发祥地和祖庙所在。  
史载,泾川王母宫始建于汉代,宋、明时期曾两次重修,清末毁于战火,1992年再度重修,现建有西王母大殿、东王公大殿、配殿等主体建筑,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其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在全国所有西王母庙会中可谓第一。  
另外,分布在县境内窑店、高平、飞云、玉都、丰台、城关、王村、荔堡、泾明、罗汉洞等10个乡镇的西王母庙会(祖庙下的分会),每处每年均在不同时空举行规模不等、大小不同的祭祀仪式和民俗活动。  
论历史渊源,建于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07年左右)的西王母祖庙,现遗存有宋代翰林大学士陶谷奉宋太祖之命,所撰写的《重修王母宫颂》碑刻,详尽记载了西王母古部族历史和西王母祭祀的盛况。碑文记录,每年举办四次祭祀庙会,一次是农历三月二十,一次是五月端阳,一次是农历七月十八王母诞辰日,一次是九月。四次庙会中,以三月二十庙会规模最大,因为这一天是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重修王母祖庙的日子,后世历代将这一天作为西王母庙会的正会,至今已传承到1051届。  
王母宫依山开凿,平面呈“回”字形,外有三层楼窟檐。窟高11米,宽12.6米,深10米,中心柱四周及窟壁三面雕有佛像200余尊,有大小佛龛22个。中心柱正面塑有佛像一尊,高约4米,泥塑石胎,体态丰满,为唐代作品。窟内造像百余尊,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的名窟之一。  
王母宫碑碣众多,据统计,有文献记载及现存于世的关于泾川西王母文化的碑刻,在百余方以上,历代文人雅士“登临祗谒,题咏甚富”,盖因泾川王母宫历史悠久,天下闻名。这些“石头记”确凿而又立体的呈现,佐证了泾川王母宫在华夏王母信仰体系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在第五届海峡两岸西王母(女性文化)研讨会上,泾川县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命名为“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研讨会倡议,将西王母诞辰日(农历七月十八)定为“华夏母亲节”,并在泾川和台北轮流举办西王母女性文化研讨会,使“华夏母亲节”成为海峡两岸人民缅怀以西王母为代表的华夏女性先祖的重要平台,成为当代社会发扬尊母爱母、感恩母亲、孝敬母亲的中国化本土节日。  
从1992年至今,随着“华夏母亲节”的连续举办,西王母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衍生,从最初的“不死之药”“瑶池相会”“蟠桃”“容颜绝世”等文化符号,逐渐演变为和平之神、生育之神、长寿之神、养生之神、东方女神,成为集和平、福寿、博爱、智慧、和谐等为一体的华夏女性形象,体现华夏母亲慈爱、宽厚、勤劳、善良等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在调和社会生活、安抚民间疾苦、巩固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王母信俗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西王母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祖先之一,与伏羲、女娲、黄帝、炎帝等居于同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泾川回山成为西王母后裔朝觐的圣地,回山下遗存的虎齿豹尾、半人半兽的摩崖浮雕及王母图腾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据考证,西王母原系远古时代西部广袤地域和少数民族氏族部落的统称,《尔雅释名》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而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西王母成了一位住在山洞里,有着人的模样,却长着豹尾虎齿的母系氏族部落酋长,后逐渐被神化并完成了由半人半兽到美女形象的演化过程。魏晋时期,西王母又成了与东王公分管女仙、男仙的群仙之首。《神异经》中更是把她与东王公配成一对夫妻,即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  
《汉武帝内传》描述:西王母掌管女仙,从官文武千余人,皆女子,有名有姓者不下数十人。在民间大都能找到专门祭祀她们的场所,其中以“九天圣母”的庙堂最多。在泾川民间,就有泾明苏家河兴龙山圣母庙、蒋家凤凰山圣母庙、窑店东坡圣母庙、玉都圣母庙、丰台蛟龙山宣天圣母庙等。  
西王母祭祀仪式是当地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农耕生活及其习俗中形成而又世代相承的以酬神娱人为主的文化传承。它以西王母文化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工艺、技能、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是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主祀西王母的庙堂盛会,仅泾川境内就有八处,而泾川城西的王母宫,一年内就有四次庙会:即农历三月二十的“回山王母宫庙会”,五月端阳的“王母宫庙会”,七月十八的“王母宫圣诞庙会”和九月的一次庙会,在这四次庙会中,尤以三月二十回山王母宫庙会最为隆重。  
据方志记述,每年三月二十,不管风吹雨打,路途遥远,泾川县方圆周围几县的群众,纷纷前往回山朝拜王母娘娘。甚至卯时,人们就摸黑上山抢烧头香,山上山下,人声沸腾,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人们虔诚地在西王母大殿、东王宫大殿及回屋的西王母神像前,化表上香,顶礼膜拜,祈祷吉祥平安。来自陕西、宁夏、河南、宝鸡、庆阳、西峰、长武、宁县、镇原等省、市、县的信众,更不惜路途遥远,携带各种祭品,赶来参与祭祀。山上山下,万头攒动,人山人海,道路为之阻塞。  
祭祀仪式按道场、朝觐、祭坛和采圣水四个程序进行。王母宫大殿南侧瑶池夜月亭,是泾川的八景之一,月亭底层有一股清澈爽口的泉水从石龙口中流出,被称为“瑶池圣水”。传说此水有百病不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之功效,凡上山朝拜者,都要来这里饮用圣水。道场外还有演秦腔戏、放河灯、演皮影、耍社火、耍巫术、占卜预兆等民俗活动。  
一年一度的西王母祭祀仪式,吸引了台湾同胞、新加坡华侨及各地游客前来王母宫山拜谒祭奠,参加人数5万以上,已成为当地一大民俗盛会,颇受海内外人士及专家、学者的关注。可以说,西王母信俗的显著特征是广泛的群众性、传承性及娱乐性。  
西王母祭祀活动传承千年而不衰,从侧面反映了泾河流域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西王母信俗不仅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承,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有许多帝王巡回朝拜西王母。李商隐、刘禹锡等文人也赋诗赞颂西王母,在西王母民俗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西王母祭祀仪式的继承和发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台湾同胞远道而来,虔诚朝拜,这些交流客观上发挥了两岸文化认同的巨大作用,成为促进祖国统一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现象。  
本土文化学者张怀群认为,民俗西王母,是民间把她请进无数的庙堂,又与祖庙呼应,以庙会形式,全体民众自发崇拜、纪念王母娘娘,实际是祖先崇拜意识、认同中华人文先祖之一的民间文化自觉。  
他表示,西王母遗产的时代价值,首先是和平之美。西王母与黄帝、舜帝、周穆王借地图、美玉、诗歌等言和平、减杀戮。其次是长寿之美。向善者寿,行恶者灾,瑶池圣境则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想模式。西王母被誉为东方美神,以“母娘慈悲”之精神、“容颜绝世”之风韵,集中了国人对母亲美、女性美的共识。蟠桃会的核心寓意是母爱、团圆,西王母因此紧紧系着全球华人的心。  
古老民俗激活泾川文旅产业发展  
西王母信俗传承千年,香火绵延,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这一民间文化活动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的裹挟,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西王母信俗逐渐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西王母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又由于传承人的高龄化或逝世,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因此,西王母信俗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最好的保护就是传承和发展。自西王母信俗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以来,当地先后投入巨资保护王母宫、回屋、瑶池等文化遗存,进一步挖掘西王母祭祀文化的基本内涵,认识西王母祭祀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以西王母祭祀文化为龙头,逐步把泾川建成了华夏西王母文化开发中心、研究中心、旅游中心,从而推动了泾川文化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早在上世纪末,泾川县就邀请来自全国14个省市(包括台湾)及美国、英国70多位享誉海内外的民俗学家、教授、学者,云集西王母故里,开创性的举行了首届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对西王母祭祀仪式从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以及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和学科,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西王母文化已达到了一种与世界对话的高度。会议做出了积极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推荐申报西王母祭祀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战略决策。  
1999年,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正式确立了泾川“西王母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地位,授予王母宫“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称号,授予泾川县城“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称号;2002年,在中华世纪坛取土仪式上,王母宫被定名为“中华西王母祖祠”。  
与此同时,泾川充分挖掘西王母信俗等本土人文历史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自古以来,泾川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如何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泾川县的做法就是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主打节会牌,提升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围绕打响“王母故里佛道圣地”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华夏母亲(西王母)公祭大典、大云寺1964年出土佛祖舍利迎请安奉法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报道,用心打造了“西有敦煌莫高窟,东有泾川大云寺”的文化名片,并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佳目的地城市”。  
通过文旅联姻,全县文化旅游产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泾川县先后建成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田家沟生态风景区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城关凤凰、泾明白家、汭丰郑家沟、王村完颜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一个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一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三个省级旅游示范村,十个县级旅游示范村,串联形成了汭河红色教育、泾河丝路风情、北塬民俗文化、南塬休闲农业等旅游景观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多年来,泾川县把王母宫旅游景区建设作为打造“王母故里佛道圣地”旅游品牌的突破口和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龙头,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推介当地特色美食,使景区整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积极营造文化旅游氛围,相继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节会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西王母信俗和王母宫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3年,泾川王母宫景区荣获“甘肃最佳人文旅游景区”称号。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