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台湾香港易经占卜奇门预测很盛行而在大陆很多人却说是迷信啊
因为大陆的人们认为迷信是一种能在失望中找到一点希望相信迷信也是大陆地人不愿接受残酷地现实
麻烦采纳,谢谢!
台湾原住民社会中盛行原始宗教信仰。这种原始宗教信仰始于远古时代,其信仰形式经由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但始终没有发展到至上神和一神的崇拜,没有教义,没有固定的组织,没有寺庙教堂的建筑,在整体上仍属于原始宗教形态。虽然在西方殖民者统治台湾时期,少数原住民也信仰基督教和其它宗教,但在原住民中盛行的依然是原始宗教信仰。
台湾原住民的信仰可分为两种:一是灵魂的信仰、一是神的信仰。灵魂的信仰,是原住民各族群共同的,但在对灵魂的理解上却各有不同,不过基本观念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灵魂是一种来去无踪,又无所不在,无形而神秘的东西。灵魂又分为生灵和死灵。生灵是人生存时,附着于人身上的灵魂。而死灵则是人死后,脱离肉体的灵魂。各个族群对灵魂有着不同的称呼,雅美人称“阿尼陀”(anito),布农人称“哈尼拖”(hanito),而阿美人则称为“嘎瓦斯”(kawas)。
即便是生灵,原住民认为它偶尔也会离开人的身体,譬如人们晚上睡觉时做梦,实际上就是灵魂出游而引起的。人若打喷嚏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为打喷嚏表示灵魂暂时脱出人体。生病人们认为是恶灵作祟,请巫师施法驱除恶灵,使灵魂“回家”,这样疾病才会痊愈。
死灵有善灵和恶灵,恶灵在其死亡之地附近游荡,难归灵界,即使到了灵界,也无法随侍在祖先灵魂旁边。所以恶灵常常出没在人间,兴风作浪,作祟生人。人们害怕恶灵,常常避开凶死场所,不能走进,也尽可能不要经过。若凶死发生在屋内,立即弃屋迁居别处。人们不仅不祭祀恶灵,还要时常请巫师来行驱邪仪式,驱除恶灵。
各族群还相信,作祟生人的不只是恶灵,有时善灵也会对生人给予惩罚,造成灾害,使人患病。当然,善灵所为与恶灵为害人间是不同的,善灵是保佑子孙后代的,只是人们行为有悖天理,善灵给予惩戒。原住民都把祖先的灵魂奉若神明,认为人生一切祸福都在祖灵的主宰之中。要得到安乐,免于灾难,就必须遵从其旨意,绝对虔诚敬服。倘若谁有意或无意触犯了禁条,祖灵就会突降灾祸,予以惩罚。
祖灵信仰在原住民的生活中是具有超自然信仰的核心。神的信仰,神祗的观念和信仰大多出现在台湾原住民的阿美族、排湾族、曹族、鲁凯族、卑南族等族。他们对神的信仰和对灵魂的信仰一样,也把神祗分为善神和恶神二类。善神有守护和赐福功能,是人们祭祀和祈祷的对象。恶神带给人们的是灾祸,它作恶于世间,是人们咒诅的对象。与灵魂的信仰不同的是,在神祗信仰中出现了各种不同司理神,善神有风神、雨神、水神、谷神、猎神、家宅神等,而恶神则有疫神、瘴神等。
神祗信仰开始有些人格化的倾向,在神祗信仰中,有的恶神就具有怪异的形状和性格。人们普遍认为,灵魂和神祗能支配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但有些原住民族群认为灵魂只能支配人的吉凶祸福,而神却主宰人的命运及创造人的力量。
原住民族群的宗教信仰保留了较多的原始信仰形态,神灵是无形的,没有具体的神像,有少数族群中的祖灵,以简单的人形雕刻来表现,也设有神位或神座,这都是一种象征物。他们没有自己的宗教庙宇,各族群奉祀祖灵之处也没有统一形式的建筑物。
祭祀在台湾原住民宗教信仰中显得十分重要。各个族群的祭祀内容,形式,以及祭祀世间、次数都不尽相同。通常各族群的祭祀有70多项之多。祭祀与生产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以祭祀对象划分,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粟谷为主要对象的祭祀,包括开垦祭、播种祭、除草祭、收获祭等。二是以祖灵为中心的祭祀,除了祖灵祭外,在狩猎、渔猎、祈雨、驱虫等多种生产活动中,也都要祭告祖先之灵,祈求赐福降兆。三是以敌人之灵为对象的祭祀,如猎首祭、矮灵祭等。
原住民族群的祭祀仪式有着古老的历史,延至今日,随着台湾现代社会的变化,古老的族群祭祀也发生了各种变化。一些祭仪也受到汉族民间信仰的影响,因而同时具有了二者的特点。
占卜与巫术在台湾民间,尤其是台湾原住民中间也是极其流行的。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随时发生的吉凶祸福,为了事先预知凶吉,以便禳解。人们就采取了一种称为“占卜”的特殊形式,与神灵对话,以求得到神灵事先公开“神意”,预知凶吉,以便避凶趋吉。
原住民族群占卜的方法主要有梦占、鸟占、水占、竹占、草占、饭占、瓢占等多种。梦卜主要盛行于泰雅、赛夏、布农、阿美、雅美等族。在耕作、打仗、狩猎、建筑等重大活动开始前,多进行梦卜。如全体参加梦卜,则得吉梦者参加,凶梦者自行退出。鸟占常用蕃荜鸟、西西里鸟等来进行,以鸟飞行的方向、所处的位置、鸟啼的长短缓急来判断凶吉,他们认为神灵通过这些鸟来暗示神意,人们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水占和竹占常由占卜师或巫师进行,利用一定的器物,向神灵求问,判断神的旨意,回答求卜者的问题。赛夏人、雅美人盛行水占,而阿美人、卑南人盛行竹占。
尽管原住民族群以占卜预知神意,希望达到避凶趋吉的目的。但不是所有的凶厄都能逃避得了的。当祸害临近,或已经发生时,人们还要作一次抗争,人们认为只要采取一些恶灵畏惧的办法,就可以抑制它,使恶灵不敢作祟,至少可以削弱它的灵力,这就出现了巫术。普通巫术一般人都可作,专门的巫术则由巫师施行。
阿美人的巫师制度在台湾原住民中较为典型,自成一体,每一个部落有一个巫师长,巫师长下有若干巫师,巫师之下又有若干助手或学徒。巫师在阿美语中称Cikawasay,意为“附有神的人”或“有超自然能力的人”。巫师并非是一个世袭的职业,有的人成为巫师被认为是“神意”,有的人是自愿选择巫师作为职业,各族群巫师从业者情况不尽相同。巫术还有黑、白之分,白巫术是助人的,通常为人念咒祈祷、驱邪除祸、医治疾病。也为人求子、助产,甚至为新落成的居所作法,以洗净龌龊,驱除邪魔。黑巫术则是作祟害人的,巫师通过作法可使恶神作祟,但在实际生活中极少施行黑巫术。
台湾的龟卜文化仍保留在相术之中,相士每以龟壳盛铜钱卜卦,但民间俗信龟主要代表长寿,因此在民间祭典和生命礼俗中,经常以龟图像或祭品表示祈求延年益寿,其中“乞龟”活动是台湾民间最普遍的祭龟风俗。
乞龟所使用的龟是以祭品制成,并非真龟。其制成材料种类繁多、造型复杂。一般常见的有面龟、风聘龟、红龟粿、米糕龟、面线龟、米包龟、橘子龟、沙其马龟、黄金龟、钱龟、米粉龟、花生糖龟、糖龟、米龟、饼龟、糖果龟等。龟的制造方式有以粿模印制(如面龟、红龟粿)、以模型灌制(如糖龟)、有堆砌成型(如米包龟、米粉龟)、有塑造而成(如米糕龟、面线龟)等方式。制成龟状后再加以装饰,以求美观。
乞龟活动多在元宵节或神诞日,乞龟的规矩是今年所乞得之龟,来年须加倍奉还,因此龟的体积将每年成倍数增大,数量会年年增多,成为繁殖力最强的祭品。体积大的龟往往重达数千斤,而目前台湾最大的祭龟已超过一万二千斤。大龟通常是由信徒所组成的“龟会”集体乞得再予平分;小龟则由个人或家庭乞回。由于龟体成倍数增长,因此当归体太大时,则由庙方收回,分制小龟再供信徒求乞。
乞龟的方式是由求乞者在神明面前祝祷,说明祈求目的、明年将归还数量,再征求神明同意,经过神明允许之后,则将香插在龟背以示“名龟有主”。神龟迎回家之后,必须在神案上祭拜,然后再分切食用。
民众乞龟的目的大都在祈求平安、健康或财利。假如祈求之事如愿以偿,则须加倍奉还,供其它信徒继续求乞。乞龟活动在共同信仰、祭品分享的基础上绵延不断,寺庙与乞龟信徒之间不须押金或契约,信仰成为彼此互信互重的见证。
由于宗教的约束力,乞龟者除非家中有丧事才能延期归还,否则鲜有赖帐不还者。虽然没有强制性,至今各个举行乞龟活动的寺庙,还不曾发生数量减少或血本无归的情况。
乞龟文化在台湾民间非常普遍,其中又以宜兰、澎湖最为盛行。
民间信仰是指信仰某种超自然力量,没有严格的教义、教规和组织,也没有稳定的信徒,只是在民间自发流传的宗教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