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算命哪里准 >

海南民间各地浮针占卜命运习俗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中秋节,是炎黄子孙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逢年八月十五,合家团圆品月饼、赏明月好不热闹。在海南,历史上融合了从内地过来的各种民风民俗,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海南各地区的中秋又别有一番风味。海口的煮芋头和浮针占卜、儋州的调声歌节、文昌的对月思亲、琼海的天灯祈福等等,这些都是海南先民在与环境做斗争中,在与中原文化交融后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海口吃芋头赏月  
海南北部是海南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据考证,这里的居民祖上大多来自与海南岛隔海相望的雷州半岛,因此在风俗习惯上,两地有诸多的相似点。这其中,中秋节煮芋头和浮针占卜是最值得津津乐道的。  
年过七旬的叶文生老人和他的老伴慧婆在海口秀英区新海村居住了一辈子。据他回忆,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到农历八月十五这天,那些有钱有势的地主豪绅家中摆满月饼和美酒佳肴,而寻常百姓就只能望“月”兴叹了。但是,穷人自有穷人的办法,和很多人家一样,小文生的母亲会煮一锅贮存多日的芋头和番薯,全家人一边吃着芋头一边赏月,也算是过了一回中秋节了。  
但是年幼的小文生并不满足于此,经常缠着父母讨要月饼吃。这时候,父亲就给他讲《跟月亮吃屎》的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七兄弟因家境贫寒只能共吃一粒米,前六个长兄都只是把米含在舌头里舍不得吃,都依次交接给更小的弟弟。当轮到老七的时候,他却一口吞下这粒米。母亲勃然大怒,当场赶他去跟月亮吃屎。(这时候大人们会指着天上最靠近月亮的一颗星星称那就是老七)然而居住在月宫里的嫦娥和吴刚都是仙人怎么会有屎呢?老七只好常年吃月宫里兔子的屎……讲着讲着,小文生也就停止吵闹不知不觉中安然睡去。因此海南北部一带也就有了“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钱之人食月饼,无钱之人食芋头”的歌谣流传着。  
琼北地区:浮针占卜问女孩命运  
浮针占卜是琼北地区中秋节这天一种很有趣的算命方式,据说只有在中秋节这天借助“浮针”问身世才是最显灵的,并且该占卜只对女孩子生效。  
叶文生的老伴慧婆至今还对这个中秋节目记忆犹新:从自己懂事开始,每逢中秋之夜,她和姐姐在母亲的带领下找一处空旷且抬头就能清楚望见月亮的地方,姐妹俩各自取一碗清水放在桌子上。等到晚上12点左右,姐妹两在水上放一片薄纸,纸上放一根缝衣针,当纸片慢慢浸透往下沉,针便可浮在水面上了。慧婆强调道:“浮针其实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不够细心和耐心,往往看到的是沉到碗底的针。”母亲告诉年轻时的慧婆,那些成功让针浮起来的女孩子不仅能从针影中占卜到自己的人生,还说明心灵手巧,将来会得到月亮娘娘的保佑。因此中秋节这天晚上,慧婆总是全神贯注到制造浮针的过程中。慧婆还介绍了如何解读浮针占卜的玄机,据说,针影的头部、中部和尾部分别代表女孩的少年、中年和晚年,各个部分针影粗细代表命运的好坏。例如针头细针尾粗就说明制造浮针的人少年命苦,晚年命好。而当整个部分粗细一致时,则预兆该女孩的婚事将是美满的。  
琼东地区:拜月亮放天灯抢花灯  
海南东部的几个市县是海南省拥有海外华侨和现有归侨最多的地区。过去数百年间,海南东部一直和贫穷为伴,数不清的沿海居民被迫背井离乡,渡海去异邦谋生。因此,每年中秋,仍留在海南本土的人就格外怀念海外亲人,他们举行各种仪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其中“拜祭月亮”和“放天灯抢花灯”是最具有侨乡特色的。  
家住文昌市锦山镇的韩先生有一个在菲律宾定居了几十年的哥哥,因为地域关系两家人很少见面。他介绍了他们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在中秋月圆之夜,韩先生都会在自家院落里安放桌凳,上面用盘子盛上丰盛的月饼和瓜果,月饼和香炉也都插满香火。待香燃起后,全家人保持安静虔诚地凝望着月亮,内心默默祝愿海外亲人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并期待有朝一日韩家能再相聚。拜月之后,韩家三代老小就围桌而坐,分尝月饼。这个时候,总忘不了留出一些来,权当给海外亲人。这是拜月的过程。  
当家人吃完月饼、赏完明月之后,还要重新在桌面上摆放新的食品,它们要一直在月光下放着,任何人都不能吃,也不能动,直到第二天早上。韩先生说:“当地民间一直流传赏月的人都睡下之后,月亮娘娘会下凡尘来看供祭的饼糕瓜果。谁家的供品好,谁家就会受到面善心慈的月亮娘娘的保佑,家里的孩子和海外的亲人会平安无事。”这便是祭月的过程。  
海南的天灯,与内地的天灯(又称“孔明灯”)有所区别。在海南东部许多村落,中秋节放天灯是这些村落或者某一宗族迎月、贺月的重要仪式。  
据琼海一些老手艺人介绍,天灯的主要做法是用竹篾和白纸事先糊出一个水桶般大小的外形酷似灯笼但其实是一个小型天灯,然后再将这些天灯用绳子垂直连接成一条“火龙”,将其挂于高处。每当月上枝头,夜空晴朗的时候,村里的人们将天灯从各个角落升起,明晃晃的好似在与星月争辉。此时,村庄里的人们都走出家门,站在街中庭院里观赏天灯。  
花灯,也是中秋节灯笼的一种,不过海南的花灯并不单纯是中秋节的一种装饰物。在许多村镇,人们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各自拿一盏制作好的花灯,灯的正面印有吉利的词句或思古幽情的人物风景画。拿灯的人排成长龙,队伍中间会有一些村里的青壮男子敲锣打鼓。由一个“灯主”领着队伍沿村游行,这“送灯”。整个队伍最后来到村里的庙堂门前,将灯挂在庙里庙外。待灯挂好后,“灯主”一声号令,任何人都可以上前去抢自己中意的花灯。此时,庙堂内外人们蜂拥抢灯,非常热闹。  
关于花灯海南民间有一个说法,在海南话的口语中,“灯”与人丁的“丁”字谐音,人们认为“送灯”就是送去财旺丁兴,“抢灯”也就是不要错过丁兴财旺的好事。所以人们对负责“送灯”和号令“抢灯”的“灯主”要求很严。条件主要有二项:其一,家景兴旺;其二,家有男孩。有的地方甚至规定,只有家景旺,有男丁的家庭户主才有资格加入正式“送灯”的队伍,无此条件的人家只能观看和参加“抢灯”活动,这类规定人们一般都是接受的。此项活动最早于正月十五日举行,后来八月中秋节也有了。  
临高快乐“逗月”  
位于海南西北部的临高,在中秋节这一天也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活动。家住临高县东英镇的朱小兰依然记得儿时中秋节“逗月”的好玩场景。这一天吃过晚饭后,小兰和其他家的孩子都会点起香插在月饼上,然后跑到村里的祠堂在神像面前诚心地请出“月老”赶“天狗”。父辈们此时会给祖先的牌位烧上香并且摆上贡品。当月亮出来的时候要把月饼摆上席,然后孙子、外孙们就争着要香去逗月。拿到香之后,同村的小伙伴们成群结队朝月亮的方向挥舞着手中的香,意思是帮“月老”赶走“天狗”。这时候,家里的大人们总是乐呵呵地看着他们这些后辈们嬉笑打闹,仿佛是自己也回到童年一样。当月上枝头的时候,大人们就把玩闹的她叫回家,大家围成一圈聊家常。此时,小兰的父母往往会给她讲述自己儿时的故事,不知不觉,月已偏西,全家人就一起出门去临高角赏月。  
苗族:青年男女跳月祈求美满姻缘  
苗族,有许多先人流传至今的传说,在海南苗族地区,关于中秋节一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月亮有另一个身份———一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俊美青年。有个年轻貌美的苗族姑娘叫“水清”,她对月亮一见钟情,于是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一心一意深爱着月亮。为了爱情,她历经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苗族父老为了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祖祖辈辈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吹奏悠扬的苗族芦笙,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也有称“闹月)。据在苗族民间的说法,月亮的光辉是“水清”和月亮爱情的守护神,那些向往爱情的青年们只要在月光下诚心祈愿,那么月光守护神会给这个真诚的青年制造一段美满的婚姻。因此,中秋节这一天,苗族青年们在“跳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渐渐成为了一种传统。对于这一天追求爱情的苗族青年男女来说,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水清”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儋州:中秋歌会向女孩表达爱意  
谈及海南民间中秋民俗,最为隆重,最值得介绍的当属儋州调声歌节。儋州市历史文化悠久,在民间素有“诗乡歌海”之称。具有儋州本土语言特色的儋州调声,是该地区民众逢年过节倾诉节日情怀的重要表达方式。  
儋州市自2001年将中秋节确立为该市调声歌节后,对于80多万儋州人来说,中秋节不仅是一次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也是一次无与伦比的调声视听盛宴。这一天,人们穿着各种各样颜色鲜明的节日服装,欢聚在该市的十几个乡镇集市,欢度节日。这其中当属“万人调声赛歌会”最吸引人,每年的调声节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观看,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儋州市中和镇上,那里才是原调声的主会场。  
家住儋州市峨蔓镇的陈卿强是一个儋州调声的铁杆爱好者,十多年来从未落下一次赛歌会活动。据他介绍,赛歌活动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下午三点至六点左右,这一时间段来自各个村落的调声好手会以村落为单位进行歌曲对唱,十多支队伍你方唱罢我来唱,好不热闹。到了夜晚又是另一番风情,许多村落的男青年身着颜色醒目漂亮的花衬衫,成群结队,来到事先约好的地点,把女方青年歌手接到本地村里庙堂参加男方青年举办的“中秋歌会”,又称“中秋情酒歌会”。歌会以放鞭炮为令表示开始,先由男青年们推选的以为领头人唱贺情歌,紧接着女青年群体也会有一名领头人站出来跟该青年对唱。一般男方青年歌手所唱的情歌多为向女青年表达爱意、抒发男女之间的永恒爱情的歌曲,而女青年则在歌曲中表达女子对男子心意的考察和对爱情的向往。男女领头人对唱结束后是敬酒仪式,由女方青年歌手们双手捧酒碗走到男方青年歌手们所带来的亲朋好友前给他们敬酒,表示敬重长辈,然后再给男方青年歌手们敬酒,表示钟情;男方接过女方敬酒,一饮而尽,并以歌诉请,表示“领情”。敬酒仪式完毕,大家共席品尝月饼,淡笑风生。大约两个小时后,双方感情交流的差不多时会离开酒席,男女青年面对面各自排成一列,开展赏月对歌活动。对歌结束后,男方青年将女方青年护送回家,离别前常常有男青年向钟情的女青年赠送月饼表达爱慕之情。  
除了调声歌节,儋州地区的孩子们也是这个节日的主角之一。这一天,小孩子会用棍子挑着两个用纸紧紧包裹的月饼,同时还要在月饼插上香。然后孩子们结伴玩闹,他们会大声唱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歌谣,如“拜中秋,拜月亮,拜我公婆寿百岁,拜我爹娘日久长”等等。等香烧完之才打开月饼分享之。这种做法寓意孩子们要和月亮女神(另一说祖先)一起品尝月饼,先是让仙人吃,自己随后再吃。有意思的是,这一天晚上孩子们会听从大人的嘱咐不要用手指月亮,据大人们说那是对月亮娘娘的不敬,娘娘如果生气了会割走小孩的耳朵的。  
黎族:八月会唱歌跳舞觅爱侣  
中秋节并非黎族的传统节日,但这一天,黎族人民同样有自己独特的过节方式。黎族人把中秋节前后这一时期称为“八月会”。能歌善舞的黎族,每逢此时各集镇都会举行盛大的歌舞聚会。他们身着华丽的黎族服饰,在本村寨一名领队率领下,男女青年纷纷展示舞姿、歌喉。舞蹈是黎族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方式,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那些村寨里的歌手们也会高歌一曲,营造出无比热闹的气氛。歌舞会上,黎族青年男女还要互赠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入夜时,黎族男女老少就聚集在篝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许多未婚青年则选此良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结束语  
海南民间各地的中秋习俗还有很多尚待人们去进一步发掘,然而让人痛心的是,在浮华和喧嚣中,一些节日里传统活动已经逐渐失传,许多地区的中秋习俗甚至只存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中秋节是海南民间最重视的节日之一,海南各地中秋节的民俗民风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史里不可抹去的篇章。千百年来这些传统节日代代相传,时至今日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些节日对海南人民的生活以及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重视民间习俗,充分挖掘这些习俗的潜在价值,努力把它们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  
客家:深夜守护“月华”祈祷幸福生活  
在海南还有一群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人群———客家人。这些祖上主要从福建一代移居海南的客家人至今仍保留不少客家传统习俗。家住儋州市大丰镇的徐干诚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人,他介绍说,客家人将八月十五通称“八月节”,节日当天,客家人要摆斋盘祭天神、龙神和祖公,在客家文化里,此三神掌管世间万物,是他们祖祖辈辈信奉的神灵。晚上则要祭宅神,客家人认为,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宅神护佑着家人不受牛鬼蛇神的侵扰。  
徐干诚说:“这其实是散落在各地客家人对家族的一种情感寄托。客家人是一个好客的群体,他们认为这天亲戚朋好友之间要互赠月饼糕点,彼此分享对方的快乐共同欢庆佳节。他还谈到,或许是客家人长久居住在儋州的缘故,唱山歌也成为海南客家人在中秋节这天的主要文娱活动。因此作为客家人的主要集聚地———儋州市大丰镇,在每年八月十五这天都能听到家家户户用客家话吟唱着曼妙的客家山歌。此外,客家人对月亮也有着深厚的寄托之情。据客家民间传说,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守护“月华”(也就是守望月亮的光辉)直到“天门大开”,月亮大放异彩,人们就能看见月光菩萨降临,守护者从此财运和福气都会变得旺盛。因此常常有许多客家人在中秋节夜守侯“月华”至深更半夜。  
第一节:分类  
民间民俗文化的类别繁杂,从儋州地区实际出发,本讲义重点介绍四大类:其一、民俗风情,包括衣着、饮食、民居、婚丧喜庆和年俗、节日等。其二、民问艺术,主要介绍儋州调声、儋州山歌。其三、特色文化,主要介绍儋州话、儋州诗词、楹联和状文。其四、东坡遗风,主要介绍苏东坡居儋遗迹及其对儋州人文的影响。  
第二节:溯源  
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岛,历史悠久的岛。从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200多处遗址来推算,六千年前,海南岛已有人类活动。出土的器物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戈,石矛、石犁等生产工具(儋州人称雷凿),石制和陶制的纺轮,生活用具及装饰物等。这些遗址遗物,大多分布在海边和靠近河流的山岗和台地上,说明在3000年前的商周之际,黎族先民已经在沿海一带居住、生活。那个时候,海南称大洲、海洲,甚至称蛮地。  
1、黎族的形成及分布。  
最早进入儋州的土著为骆越之人,骆越约分布于越南北部、粤桂与越南交界地区以及雷州半岛,骆越之人进入海南及儋州人,我们这里也总称为骆越之人。东汉以至南北朝,骆越改称“俚”,骆越人皆称为“俚人”或“俚子”,后来演变为“黎”。  
根据历史学家从语言学、地名学、民族学方面进行综合考证,海南黎族先民来自两广地区的古越人。地名称那、番、可、落、抱、婆、爹、扶、多等音,均是黎族初用的地名。“那”音,壮语称稻田,“南"音,壮语黎语称水,“抱”、“包”、“番”,黎语称村庄,“打”黎语称稻田。可见,不少汉族地区的村名,仍然带有黎族地名的特点。  
现在、儋州的黎族主要分布在兰洋、雅星、南丰三镇的农村,约有4.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过去,在全州境内都居住黎族。按《府志》、《儋州志》的记载,梁大同中即公元546年、冼夫人压服请越,收降儋耳时,儋耳就有黎峒一千多归附冼夫人,峒是古时候村、寨的称呼。可见,当时汉人迁儋相对集中居住在三都、神冲、美龙一带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黎人居住之所。北宋苏东坡贬儋时,居住在现在的中和,经常和黎族同胞来往,说明当时中和附近仍居住黎胞。明弘治十四年即公完1501年符南蛇起义时,三卅十县闻风响应,史书记载符南蛇原黎族,而符南蛇的出生地在光村镇新隆乡的瓦窑村,居住地有海头镇的七柏榔村、大成镇的朗麦村等,说明当时这一带住民主要是黎族。  
今天,儋州的地名称呼,男女会情交往方式,生活习惯等,都带有相当浓厚的黎族色彩。不少儋州人的祖辈,也是黎汉结合的结晶。我们先民这种黎汉团结、融合、相辅相成的好传统,必须世世代代保持和发扬。  
2、儋耳的来由及建郡  
同学们总爱问老师或长辈:“我们为什么叫儋州?”外地人来儋州,见面聊天,第一句话就是“儋州有什么说法?”连1983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儋县时,在座谈会上也发问:“儋州是怎么来的?”  
据古籍记载,儋州早期土著缝制的衣服,“缝布二尺,幅合二头,开中央,以头贯穿胸不突穿”。有点像单被,著时从头而贯之。因春秋时期内地称为“国”的区域有一百多个,时人把儋州称“贯胸国”,这是儋州第一个古名称。  
秦时统一货币度量衡,长时间当作货币交换的贝壳不再使用。而海岸线长达六百多公里的古儋州,贝壳堆积如山,人们选用作装饰品,尤作耳坠、耳环为多,佩戴的贝壳耳环垂及双肩,以此特色称“离耳国”。故《山海径》云:“南荒之外,有离耳国,其人耳长及肩,每逆风走,则将耳反搭”。这是儋州第二个古名称。  
汉武帝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2年,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平南越之乱,追南越丞相吕嘉及太子赵建德“亡入海”,见离耳国是块宝地,人烟密集,奏请汉武大帝立郡管理,于元封元年即公元前ll0年l0月,在三都的南滩浦建郡治。并以海南多产珍珠,离耳国人的耳下垂貌取《国语齐语》“觅任儋何”之说,提出“珠崖任儋耳”,所立两郡取名珠崖、儋耳。  
由于儋耳正武纳入中央集权统治管辖,汉代的有关规定典章由官员在儋州颁行,中原文化全面地进入了儋州,有的融合进土著风俗习惯之中,为产生儋州的民间民俗文化打下了基础。  
3、儋州的成名及变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儋州乃至海南属扬越之地,秦时属象郡边陲,没有正式地名,俗称贯胸国、离耳国,或称南荒。  
西汉元封元年即公元前ll0年,奄海南设置珠崖、儋耳两郡辖16县。其中,儋耳郡设在今三都南滩坡,领义伦(儋县)、至来(昌江)、九龙(东方)。此后至东汉、三国、晋代、南朝梁陈及隋朝,时增时减,或撤或并,看政局而定。  
真正置儋州是唐朝高祖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当时撤郡改州,海南设三州:崖州在琼山、振州在三亚、儋州在中和,领义伦、昌化、感恩、富罗四县。  
白唐代改儋州,此名为本地土著及海外人士所接受,中间虽有短期改变,但最后还是照用。主要有唐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改为昌化郡,五代期问即公元947年改昌化州,北宋熙宁年间即公元l068年改为昌化军,绍兴年间改为南宁军,南宋及元代称南宁军。明洪武二年即公元l369年恢复儋州,清代沿用,直到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改儋县。解放后沿用儋县直到l993年3月撤县设市改为儋州市。  
4、贬臣的文化及影响  
有史书记载,从隋到明代贬谪儋州的重要人物有:隋朝宗宝滕楚王瓒之子邵国公扬纶;唐代晋王府参军王义方;唐中宗朝的左卫将军吴国公李孝逸;唐中宗朝尚书韦方质;唐元和年间刺史林蕴;唐御史丞待郎李昭德:唐金紫光禄大夫齐国公敬晖;唐刑部尚书汝士之子中书舍人杨知至;宋咸平中员外郎洪湛;宋徽宗谏议大夫任伯雨,宋大文豪苏东坡;宋佥书枢密院事折彦质;宋文宗朝参知政事李光;明洪武大理寺世家宝,明景官山东副使古昌;明监察御史赵起潜等。  
这些贬臣,对儋州影响最大的是苏东坡和王义方。东坡居儋三年,敷扬文教,设馆办学,他教的学生,出现了海南第一个举人姜唐佑,第一位进士符确,东坡遗风影响深远。王义方贬任儋州吉安丞时,在儋州的昌江地区办起海南第一所学校。史书称他“召诸首领,集生徒,亲为讲径,行释奠之礼”。  
第三节:特色  
从上所述,在特定的地区,具备这种特定的历史原因,儋州的民间民俗文化呈现在三方面的特色。  
1、中原文化和贬臣文化的融合。  
可以肯定,中原文化是儋州文化的根基。在五季之末纷纷迁儋的各姓始祖,多数来自福建的莆田、晋江一带,源自河南,沿习了中原的民俗、礼义。现在流行的儋州话,相当讲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中国传统六书,通过字音和口语的两种音调,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声调。所以,世界著名汉藏语专家,台湾的丁邦新博士于l979年出席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研讨会演讲时,认为中国流行的地方汉语方言当中,儋州话最接近古汉语。而中原文化是通过古汉语保留和传播的。这些贬臣,他们在儋州办学、传播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然而,传播过程中常常流露和抒发自己的不得志,被贬的情绪和心态。讲白了,常常骂皇帝,骂朝延,骂上司。这两种文化的融合,使儋州好诗好对好骈文,因为诗对最容易抒发感情;性格耿直,富有叛逆精神,因为贬臣都有强烈的叛逆、高傲、耿直和好强争胜的性格,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文化心态:通讲国语,为服从诗联骈文的平仄格律,产生了介于国语和儋州话之间的“字眼”字音。  
2、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存。  
市委书记赵中社同志是学参,教授出身,他对儋州文化研究后说,儋州文化,即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从事实上看,历代儋州诗联高手很多,他们做诗对,可以和全国诗联发达地区媲美,故获得“全国诗词之乡”、“全国楹联之乡”奖牌。调声山歌这样民间文艺,群众喜闻乐见,“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之乡”称号。民国期间,广州黄花岗烈士墓建成征集纪念诗,白马井的万蔚周题的七绝:“世界纷纷一赌台,赌如公等信高才;仅输数十头颅去,赢得江山万里回。”获得第一名。从文学理论上看,阳春白雪源从下里巴人,而下里巴人汲纳了阳春白雪的精华,不断提炼而升华。如东坡居儋诗:“符克风情奈老何,朱颜减尽鬓须多;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帷逢春梦婆”。明显带有儋州山歌的轨迹。而流传儋州的《劝世山歌》“教子成名存德盛,名存德盛好名声,好名声得人夸赞,人夸赞教子成名”。用口语唱是山歌,用字音吟是绝句,可以称作格律山歌。  
3、移民文化和儋州文化的渗透  
移民儋州,从汉代开始,延续了21个世纪,跨度长,层次杂,区域异。早期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结合土著骆越文化,到唐朝盛世时,形成了儋州文化。而后期的移民文化,主要有军人文化、客家文化、壮乡文化和垦区文化。军人文化是戌边军人及其后代集中定居中和、王五、长坡及那大而自成一系的一种文化,沿讲与古代南方官话正音相同的“军话”,商贾云集工艺盛传,文化普及程度较高。聚居于南部的客家人,都是从潮州和肇庆的恩平、开平迁徙的老客、新客为主,讲客家话,唱客家山歌,沿客家习俗,生活上刻苦耐劳,意志坚韧,特别勤劳勇敢。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当中,主要通过通婚和交往,特别是贸易往来,这些文化和儋州文化相互渗透,各取精华,使儋州文化更加鲜艳多彩。如流行的军调“江水流来沙盖沙,拨开水面种芝麻;哥种芝麻妹种豆,芝麻结子豆开花”。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最有名,百姓唱出禾转青,人人唱着生意好,下雨唱起天会晴”。已明显受儋州山歌的影响。  
第四节:价值  
1、造就出儋州这个“诗乡歌海”,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诗词之乡”、“全国楹联之乡”。三块金牌。  
2、提高了儋州知名度,为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产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活跃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发动群众,教育引导群众。  
第二讲:那大的来由及变化  
那大,历史上是海南西部的重镇;今天又是儋州市政府所在地,面积238.76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建成l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20.3多万人,占全市人口四分之一。  
第一节:那大的得名  
那大虽然建镇只有400多年的历史,但立行营驿站却近千年。据《儋州志》载,宋代时铜鼓卫人李希贤任儋州同知,这位州官洁已爱民,为方便客商土著入出南通(今南丰)及五指山腹地,特申报移督移司立那行营,成了海南西部第一个行营驿站,这就是那大的前身。  
随着那约营的建立,当时儋州地区不少讲临高话的土著迁到那约营,组成一个村,经商为贾,村名叫那恁村。到了明代嘉应年间,从嘉应即梅州因乱逃亡来客家的先民,有部分也在那恁村对面另立村居住,取各南大村(也有的说大同村)。两村人都各在自己地盘开设铺仔,接待过往的客人,商贾落脚行商。由于迎接客商抢生意,导致两村矛盾,冲突,械斗打官司。清代雍正二年即1723年,浙江海盐进士王师旦到儋州任知州时,两村矛盾正激化。王师旦精通地里风水学,地方凡有涉及风水地盘诉讼,必躬身亲临。后来,令人在马鞍岭(令电视塔所在岭)东南的高岭插上红旗,(此岭后来叫旗岭),令人沿着牙拉河两边用大锤敲击两边大石砰,头尾十里叫两村头人伏地静听,听到隆隆的鼓声。以此悬妙的做法说那大这块地是块皇家操演场,旗动鼓鸣,干军万马,越挪越失。劝化两村,合建一墟,并取营名那约和那恁村的“那”字和南大村的“大”字做墟名,即那大,只有这样,那大才能兴旺发达。这就是那大的来由。  
第二节,那大地位的演变  
清代的那大,已建有海北街、横街、中心街、丁字街和梅县街。还建起了水尾庙、三圣宫庙、北帝庙、文昌庙。清光绪28年即公元l902年,秘鲁华侨兽金城从马来西亚运来橡胶苗在那大附近种下了海南第一批橡胶;光绪30年即公元l904年,马来西来侨领胡子春同区佐卿经请政府批准,在儋州成立“侨兴有限公司”,一面开采大宝锡矿,一面组织种橡胶,还在今农垦路幼儿园处建起那大第一楼,由于胡子春后来被清政府聘为工部待郎,此楼称作“待郎楼”。  
早在清光绪十五年即公元1889年,雷琼道方长华奉旨开梁,行辕就设在那大,并开设电报局。同年,丹麦冶基善牧师首次来那大传教;后来美国牧师林保罗、王约翰、李惠霖、石鼎业接任;到王约翰、赖马左之子王道琼接任牧师后,那大热心教友邓维庆、叶怀英将自家园地奉献给教会建大礼拜堂。由林保罗设计的礼拜堂于l909年动工,l914年竣工,并相继建起一批牧师楼。  
民国九年即公元1920年县城中和被焚毁后,逃出者部分迁王五、长坡,部分迁那大,从此改变了那大的居民结构,而且从中和传来的军话成了那大的主要方言。  
老县城中和被毁后,县府搬迁往新州镇的盐场和东方村之间的小学半年,如今那里称衙地一衙门之地。后来搬白马井,民国十二年建成新州后才搬新州。此间广东国民政府有动议在那大设立松涛县,筹办处牌子也挂起来,但不久就停止。解放后,l957年初成立那大县,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并回儋县,并将县城从新州迁往那大。这次一挪,那大的规模很大就扩大了。  
1993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儋县撤县设市,成立儋州市,那大又成了市政府驻地。2002年,又把洛基镇并入那大镇,那大的面积扩大到238.76平方公里。  
第三节:那大的现状及前景  
那大早在公元l911年划分为毓秀、里仁、迎春、仁杰、敦安、育才六个坊;1945年划为六保时,又分为一二三街,四五六街,七八九街:并县时,一二三街改为和平街、四五六街改为胜利街、七八九街改为解放街;不久,和平街易名东风街。后来又开辟了东门街、人民路、儋州街、建设路等,那大才像一个重镇的样子。l957年7月8日动工的松涛水库于l959年2月完成截流工程时,开通大渠道鱼贯那大,象一条限龙穿越那大,为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建市后,开通了中兴大街及东坡路、文化路、大同路、农垦路、园地路等;在建立业路、科技路、交通路、隆华路等“四纵五横”通路网络。有l0万吨自来水厂一座;有复盖西路儋州、临高、白沙、昌江、东方等市县的通讯、电力中心和有线电视网络中心;有西部最大的体育运动中心、儋州大剧院和图书馆;有糖厂、水泥厂、橡胶制品厂、木业加工厂、冷冻厂、琼脂加工厂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国家科技农业开发园区等教育,科技基;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卫生医疗体系。成为海南西部交通中心、新兴工业中心、高效农业示范中心、资源加工业中心、旅游中心、商业物流中心、教育、科技和艺术活动中心,为设立琼西中等骨干城市创造了条件。  
后来加快那大的发展,那大镇提出了“工业富镇、农业稳镇,乡企立镇、商贸活镇、旅游旺镇、房产兴镇”发展思路,实行“一个中心、三个组团”的发展战略,再造一个那大,即重点建设好那大中心区,发展好西联工业区、两院文教区和兰洋旅游度假区,拓宽城市的发展空间,扩大城区人口规模,增强那大人气,提高城市的品位,向中等城市冲刺。  
“今日那大名声响,建起强镇奔小康;带动琼西现代化,儋州日比一日强”。那大挪大,越挪越大;那大挪越大,儋州越强大。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